前言 “美国有意在今天就取代俄罗斯向欧洲供应的所有天然气和所有石油产品。我们拥有必要的产能。并且美国已准备好满足欧洲的需求,而特朗普总统的议程就是和平。” 当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在福克兰新闻电视台的节目中说出这番话时,华盛顿长久以来在对欧能源战略上的模糊面纱被彻底撕下。 这已不再是简单的“帮助盟友度过能源危机”,而是一份目标明确、时间紧迫的“替代宣言”。美国正式摊牌:俄罗斯在欧洲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能源生意,美国要全盘接手。 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表态,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一场酝酿已久、步步为营的地缘战略“阳谋”的终极爆发。 其背后,是经济、政治与战略的三重深度算计。 美国此举最直接、最赤裸的动力,源于一个万亿美元级别市场的巨大真空。 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是欧盟最大的天然气和原油供应国。
尽管经过两年多的艰难转型,欧洲已大幅削减俄能源进口,但通过第三方转口、液化天然气等形式,俄罗斯能源仍以某种“灰色方式”流入欧洲。 这意味着,一个庞大且利润丰厚的市场缺口依然存在。 美国能源部长的“今日取代”论,正是看准了这一最后的总攻时机。 万亿级市场的诱惑:美国的“石油野心” 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是欧盟最大的天然气和原油供应国。2021年,欧盟45%的天然气、27%的石油都来自俄罗斯。但俄乌冲突后,欧洲被迫开始“去俄罗斯化”能源转型。到2024年,俄罗斯天然气在欧盟进口中的占比已经降到了19%,石油更是只有3%。 但问题来了,欧洲的能源需求并没有减少。2025年,欧盟需要新增1000万吨液化天然气(LNG)来填补俄罗斯留下的缺口。而美国,就是最大的赢家。2024年,美国对欧洲的LNG出口占比已经达到了45%,成为欧盟最大的LNG供应国。
美国的页岩油产能更是惊人。EIA预测,2025年美国原油日产量将达到1370万桶的历史高位。得克萨斯州的二叠纪盆地,每天的产量就超过500万桶,相当于一个中等产油国的水平。 但美国的野心远不止于此。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大而美法案”,直接砍掉了13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补贴,转而砸钱支持传统能源出口。美国能源部更是放出狠话:“我们要让欧洲每一辆汽车烧的油、每一盏灯用的气,都来自美国。”
欧洲的“断气之痛”:被迫站队的代价 欧洲为了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德国工业天然气价格从2021年的10欧元/兆瓦时,涨到了2024年的50欧元/兆瓦时。大众汽车在德国的工厂被迫减产30%,转而把生产线搬到了美国得州。 法国普通家庭的能源支出也翻了一番。巴黎的一位退休教师抱怨:“以前每月电费100欧元,现在要200多,我都不敢开暖气了。”更惨的是斯洛伐克,因为乌克兰切断了俄罗斯天然气过境,斯洛伐克损失了近15亿欧元,总理菲佐直接骂欧盟“经济自杀”。
但欧洲也没有别的选择。欧盟委员会咬着牙宣布:2027年彻底断绝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包括管道气、LNG和浓缩铀。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欧盟不得不和美国签订长期合同。到2030年,欧盟要从美国进口500亿立方米LNG,相当于每年多花200亿欧元。 但美国的能源也不是省油的灯。2022年,一艘美国LNG船在欧洲的售价是2.75亿美元配资论坛推荐网,而成本只有6000万美元。美国能源公司每艘船净赚1.5亿美元,相当于每天从欧洲口袋里掏走5000万美元。
地缘博弈的终局:美国的“能源霸权” 美国取代俄罗斯,可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地缘战略。通过控制欧洲的能源供应,美国可以牢牢绑定欧盟,防止欧洲在国际事务中“不听话”。 更绝的是,美国还在背后搞小动作。据路透社报道,美国特使正在和俄罗斯谈判,计划通过美国公司购买俄罗斯天然气,再转卖给欧洲。这样一来,美国既能赚差价,又能控制欧洲的能源命脉。 但欧洲也不是吃素的。德国议员达格德伦呼吁重启“北溪-2”管道,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直接拒绝执行欧盟的能源禁令。欧盟内部的裂痕越来越大,斯洛伐克、匈牙利这些中东欧国家,更是公开反对“去俄罗斯化”。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的能源供应也不稳定。2025年,因为欧佩克增产,美国页岩油价格跌到了47.77美元/桶,低于页岩油商65美元的盈亏平衡线。得州的页岩油公司不得不削减18亿美元的投资,钻机数量降到了四年来最低。 但特朗普政府不管这些,依然在国际上到处推销美国能源。在最近的七国集团峰会上,美国强迫其他国家承诺:到2030年,从美国进口的能源占比不低于30%。
这场能源博弈的终局会怎样?目前还很难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已经彻底撕下了“盟友”的伪装,露出了“能源霸权”的真面目。而欧洲配资论坛推荐网,正在为自己的“政治正确”买单,陷入了一个更深的漩涡。 未来的欧洲,是会成为美国的“能源殖民地”,还是能找到第三条道路?这出大戏,才刚刚开始。
锦鲤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